内容简介:
书名:丝路回响-文明的交融(套装共7册)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格式:EPUB/MOBI/AZW3 标签:文明 社会 时间:2018-07-06 评分:(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
中西风物:文明的交融中国明代之后讲究“器以载道”,其出处源自宋应星同时代人顾炎武所说的“非器则道无所寓”,只不过在丝绸之路的贸易史上,更多时候不变的是器、常变的是人心中的道。如同东方古训“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一样,西方自古希腊也有“认识你自己”。倘若时光回转,其实必先知东、西,始知东西。换而言之,当我们看到好东西,根底里还应回归东西的交往。
西行记:古今丝路丝绸之路,仅仅是这个名字本身,就充满了传奇与神秘的魅力。突厥斯坦、撒马尔罕、布哈拉、费尔干纳、第比利斯……这些名字于我,一开始就充满了古老的韵味——它们有着悠远斑斓的色彩,幽微的香气,清真寺的钟声,征战的马蹄声,帝国的辉煌,还有我们所无法理解的隐秘的情感;在这些古老又现代的地方,奔放而精致的世俗与宗教文明交融出层次丰富的时空。一路上,那些雄心勃勃要奔向未来的城市,在我们眼里,也在我们心里奔腾着——这是一次漫长的地理跨越,也是一次2000年幽远历史的时间穿越。我们希望回到历史,但是,我们的眼光望向的目的地,却是未来。
中国发现世界从地图上看,丝绸之路是条迷人的曲线。这条道路,在漫长的岁月里,一步一步往西,中国人以自己的勇气与生命力不断地跋涉与测量,完成的当然是属于中国的地理大发现。它的结果是中国人在发现世界、认识世界的过程中,以海纳百川的胸怀接纳了世界,也因此,中西文化交流与融合得以展开。在这条道路不断延伸的进程里,中国被它塑造,世界也被它塑造。这条道路所创造出来的结果,当然也不唯中国人的“世界观”,而是人类共同的知识谱系。
中国人的海洋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之所以被长期忽视,很大原因是它未曾在中国引发西方16世纪大航海时代后类似的工商业革命,也未曾出现类似西班牙、葡萄牙以及后继的英荷等国的海上贸易霸权。确实,从唐宋两代直至清代中叶,因海外贸易而助长的商业体系急速发展,大量硬通货币流入,中国似乎距离西方意义上的商业革命已经不远,然而其庞大的农业人口与农业经济基础无法使得这些盈利变为商业资本进入再投资领域,陶瓷与丝绸的生产也无须频繁进行技术革新,从而摆脱劳动密集型生产模式。
新加坡启示录如何了解新加坡的成功?回到1965年独立时,李光耀和他的人民正处于一个危机四伏,却又蕴藏无限机遇的时代。殖民时期曾作为新加坡港腹地的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与新加坡剑拔弩张,持续100多年的转口贸易模式无以为继,200多万新加坡人恍若处于孤岛之中,遭遇最直接的饭碗危机。新加坡就像一颗失去躯体的心脏,空留有英国人的遗产:在整个亚洲地区相对发达的经济,相对良好的基础设施、服务业,较高的人力资源水平,以及最重要的自由港原则。
从长安到罗马:融合之路罗马是一个世界性的城市。这并非仅仅因为它是一个庞大帝国的首邑。埃及与阿非利加省的小麦养育了它。小亚细亚、叙利亚和希腊的石料构筑了它的城市。帝国领土的富饶物产使它蜚声东方。更重要的是,它拥有非凡的罗马人——他们来自远至美索不达米亚和不列颠的广阔疆域。在“四海一家”的时代精神之下,他们将自己的神祇带到“万神殿”,共同成就了罗马。
古老丝路与现代崛起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时,“那只躲在树后的大象再也藏不住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发生了变化。中国不再是被动地融入全球化,而是借助“一带一路”正在推动全球再平衡。学者认为,世界日益增长的需要与落后的全球化供给之间的矛盾,就是中国发展“一带一路”的动力。“一带一路”可以提升境外直接投资,开辟海外市场,扩大产品出口,消化过剩产能,最终确立符合我国长远利益的全球贸易及货币体系。“一带一路”在某种程度上改变了近代以来的海洋决定人类命运的规律,现在更多的是要通过技术、资金的优势,海上和陆上同时推进,提升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